——实现企业生产智能化 - 连续化 - 高效化——
来源:login 九游娱乐 发布时间:2025-08-03 06:01:30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国家层面通过《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规划》等政策,明确将高端装备国产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绿色制造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通用设备行业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性领域,涵盖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泵阀、压缩机等核心产品,是支撑制造业升级与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力量。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绿色制造等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深刻变革。
国家层面通过《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规划》等政策,明确将高端装备国产化、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作为核心发展趋势。例如,工信部《机床行业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高端数控系统国产化率突破45%,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沈阳机床通过承接国家专项,成功研发高速高精数控系统算法,打破西门子、发那科的技术垄断,其高端数字控制机床订单量明显地增长。与此同时,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推动设备远程运维、预测性维护等新模式落地,明显提升生产效率与设备利用率。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通用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显示:制造业升级、新能源产业扩张及医疗健康领域需求激增,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汽车行业对轻量化材料加工设施的需求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机等高端装备研发;光伏组件生产设备市场规模因异质结电池片技术突破而持续扩大;康复医疗设施领域则因人口老龄化加速,需求年增速显著。此外,基建领域对隧道掘进设备、盾构机主轴承等高端装备的需求,推动行业向高精度、长寿命方向升级。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成为行业核心增长极,贡献全国总产值的八成以上。苏州工业园区、东莞松山湖等产业集群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例如,苏州工业园区聚焦智能装备制造,为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提供定制化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焊接效率大幅度的提高;武汉光谷依托光电装备集群,开发出高精度激光切割系统,实现进口替代并节省成本。
行业龙头通过技术突破、模式创新与生态整合构建竞争优势。沈阳机床聚焦高端数控系统,通过专利布局与技术迭代巩固市场地位;三一重工以电动化工程机械为突破口,推出“电池-电机-电控”一体化设计的电动泵车,能耗明显降低,在欧洲市场销量激增,成为首个反向出口德国的中国工程机械品牌;海尔智家则通过“设备+软件+服务”模式,推出智能工厂操作系统,整合自研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检测装备,将客户订单响应时间大幅度缩短,复购率高。
国内品牌凭借成本优势与本土化服务占据中低端市场,并在高端领域逐步突破。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协作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传统六轴机器人企业面临转型压力;在数控系统领域,国内企业研发的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已应用于国产大飞机零部件加工,打破国外垄断。国际大品牌则依托技术积累与品牌影响力,在高端市场保持领先,但国内企业的快速崛起正压缩其利润空间。
高端芯片、特种钢材等核心部件进口依赖度仍较高,地理政治学冲突可能会引起交付周期延长。为应对供应链风险,行业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例如,国内企业研发的永磁同步电机较异步电机节能显著,已大范围的应用于通用设备领域;光迅科技具备小批量交付高速光模块的能力,并在自研芯片领域取得进展,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协作机器人因安全性高、操作灵活,在3C、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快速渗透,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同时,AI技术赋能机器人实现自适应调整与自主决策,例如基于数字孪生的产线优化系统,使客户产能提升。服务化转型方面,工业机器人共享平台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
AGV小车、智能分拣系统等新兴产品增速显著,受益于电商、物流行业自动化升级需求。例如,某企业为快递公司定制的智能分拣系统,分拣效率大幅度的提高,错误率明显降低。此外,冷链物流、医药仓储等细分场景对设备精度与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行业向专业化方向演进。
废气处理、废水回用设备投资年均增长显著,受益于“双碳”目标与环保政策趋严。例如,某企业开发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设备,采用催化燃烧技术实现高效净化,已应用于化工、涂装等行业。同时,节能型通用设备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永磁同步电机、高效压缩机等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设备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产品性能持续优化。未来,行业将聚焦系统集成能力,通过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实现设备互联与数据互通。例如,海尔智家的AIoT平台已连接全球多条产线,通过实时优化生产参数降低能耗。
节能减排成为行业硬约束,企业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优化动力系统等方式降低设备能耗。例如,三一重工的电动工程机械每公里碳排放明显降低,符合全球环保标准;废旧设备回收体系逐步完善,某企业建立的再制造中心,通过翻新泵阀、压缩机等设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需求激增,企业通过提供远程运维、设备租赁、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提升竞争力。例如,某企业开发的设备健康管理系统,使客户停机时间大幅度减少;工业机器人共享平台则通过按需租赁模式,降低中小企业自动化改造门槛。
高端数控系统、高精度传感器、工业软件等“卡脖子”环节投资回报率高。例如,国内企业研发的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已实现进口替代,配套应用于国产大飞机零部件加工,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此外,节能型电机、高效压缩机等绿色装备符合政策导向,需求持续增长。
AI+装备制造、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融资额年均增长显著。例如,基于数字孪生的产线优化系统、AI驱动的智能检测装备等创新产品,可明显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投资者可关注具备技术储备与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
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路线分化,协作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传统企业需加快转型;高端芯片、特种钢材等核心部件进口依赖度高,地理政治学冲突可能会引起供应链中断。建议投资的人分散投资,优先选择供应链自主可控、技术路线多元化的企业。
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等区域依托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形成智能装备、光电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特色集群。投资者可关注区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通过参与产业园区建设、技术合作等方式共享集群红利。
如需了解更多通用设备行业报告的详细情况分析,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通用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